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随着生活水平的合同不断提升,人们对房子的陷阱装修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意市场上各家装修公司的增项装修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以致近年来涉及装修的警惕纠纷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近日,房屋上海市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披露显示,大套消费者投诉的合同设计装修问题主要集中在合同陷阱、随意增项、陷阱装修购材套路以及质量问题等4个方面。随意
装修合同陷阱主要表现在虚构主体资格、增项装修资质,警惕在使用材料、房屋工艺要求、大套施工期限、合同验收方法、质量保修、违约责任、争议的解决办法等方面做文章,设计师的承诺不写入合同,导致消费者吃哑巴亏。
随意增项是众多装修“套路”中最让业主反感的一项。很多装修公司前期设计师以“低价缺项”的手段诱导客户签约,在装修过程中再由工人以各种借口让客户增加项目,以停工来迫使消费者付款,不懂装修的业主虽气愤但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尽早完工无奈掏钱。
装修时,需要使用的装修材料要么自己买,要么装修施工方提供。现在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时间选购建材,装修材料都是装修公司提供,这时候装修公司可能会在数量、品牌上做文章,一些无良的装修公司会以次充好,赚取暴利。在家庭装修过程中,装修材料不环保、以次充好等问题引发索赔的纠纷不在少数。
装修中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水电、门窗、吊顶等项目上,工人的施工质量不过关常常导致刚刚装修好的房子就出现乳胶漆开裂、瓷砖脱落、吊顶脱落、漏水漏电等问题,非常影响消费者的生活。
虽然消费者有各种途径可以维权,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据了解,调解机构对装修公司没有任何约束力,诉诸法律途径又耗时耗力,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且一些装修公司利用消费者不懂装修,签订的合同都是对企业有利,让消费者维权难上加难。
浦东新区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装修前,学习一些装修的基本常识,了解家装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掌握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家装过程中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尽量选择资质齐全的大型家装公司。家装企业不仅应当具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还应当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一定要求家装企业将口头承诺写入合同并盖章。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要注意审核条目内容。合同的乙方是否就是所选用的家装企业。合同中是否明确划分违约责任以及是否明确争议的解决方式。还要仔细研读工程概况,做到心里有数。此外,还要注意保留家装过程中的每一个凭证。尤其是装修中间环节产生的收费,一定要注意保留收据或字据,作为日后纠纷调解过程中的凭证。
典型案例1
消费者余女士投诉称,2020年6月27日,其与某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合同约定2020年9月25日竣工,工期60天。余女士称开工当天被工人骗去300元保护家具的材料费。施工过程中,余女士还发现对方提供的门套材质与合同约定不符,遂提出异议,但工人不闻不顾仍坚持安装;对于部分订制的产品,对方以各种理由称无法提供;施工期间工人索要费用否则就停工,无奈下支付增加款6000元。
经消保委现场调解后,经营者同意赔偿门套及退还部分费用,但施工队长事后又提出增加费用,要求消费者再支付2000元。余女士表示按合同减去的项目和赔偿费用已经高于尾款和对方增加款,故不会再付给经营者工程款,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典型案例1
黄女士投诉,2020年9月9日,其与一家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半包合同,约定2020年11月30日竣工,工期60天。由于施工质量导致返工,约定日期无法竣工。因装修租房在外,造成黄女士额外产生租房费用,且工期未定,严重影响其自行订购的厨柜、地板、木门等建材的安装。
经浦东新区消保委现场调解后,双方达成协议,提高延误工期的违约金,并约定了具体每项工程完工的期限。若还是因为经营者施工质量导致工程不能完工则补贴消费者房租。
责任编辑:24
Copyright © 2002-2017 北京简娱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L: 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邮箱:admin@aa.com
友情链接:
擅自变更染发产品生产工艺 日本朋友株式会社被立案调查
南京江北新区“安全用药月”宣传走进社区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部分广告违法典型案例
上海质环认证、欧瑞认证被立案调查
陕西咸阳:精“检”细“验”显成效
济南开展化妆品质量检查
上海贵酒及相关责任人被公开谴责
让“鬼秤”无处藏身 福建铁腕整治电子计价秤违法行为
佛山市场监管局联合佛山联通公司举办放心消费现场活动
北京丰台:专项检查水产品质量安全
南京江北新区:积极开展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绿色认证
深入一线检查!广东守牢市场安全防线
福建:扎实推进春节期间稳价保质工作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典型案例
第二十届全国质量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科学认知特殊食品
河北唐山:“你点我检”守护醇正“年味”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典型案例
山东惠民:“三个结合”推进特种设备“两个规定”落地见效
浙江绍兴:三举措助力胶囊产业“地瓜经济”做大做强
把好特种设备关 护航春运回家路
上海:2023年第四季度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为1.62%
福建:扎实推进春节期间稳价保质工作
浙江绍兴:智慧化监管守护“夕阳红”食品安全
长三角打响“亲吾家”维权品牌 异地消费投诉享“同城待遇”
广东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800万户
吉林省吉林市:监管服务双管齐下 夯实质量发展基石
黑龙江省黑河市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
广州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黑龙江哈尔滨:开展旅游季航空食品专项检查
广东出台优化特殊食品产业发展环境“29条”
福建公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
湖北出台学校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指导意见
反不正当竞争在行动
上海贵酒及相关责任人被公开谴责
北京丰台:专项检查水产品质量安全
西安灞桥:积极开展春节前市场秩序执法检查
浙江平阳开展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河北唐山:“你点我检”守护醇正“年味”
上海市青浦区开展家用燃气器具专项监督检查
使用过期医疗器械 厦门橘子涵整形外科门诊部被处罚
“趁节打劫”被“节后算账”
2公斤称出2.6公斤 广西市场监管部门严打“鬼秤”
去“滤镜”•换新灯•探市场
广西强化节日市场监管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粤港两地同步发放《粤港企业竞争合规指导手册》
北京石景山:开展餐饮单位培训会 守护舌尖上的“年味儿”
河北逾8万名大学生参与2023年“百胜杯”知识竞赛
上海黄浦:商业秘密存证保护平台上线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辽宁发布36万字标准化发展白皮书